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推荐】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的重要平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系列谈(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里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这里是历史衍变伴随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处,滔滔运河水记录着她的文明历程与嬗变,巍巍抱犊崮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长大”和“强健”……如今,在全市人民辛勤的努力下,枣庄身披盛装,喜迎省级文明城市考核验收,并将在这次“大考”中递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阔步发展的枣庄博得另一张靓丽的名片。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的重要平台。2012年,枣庄市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五届人代会做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大决策;201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决定》,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号召。也正是因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顺应全市人民对新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才彰显出全市各级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龙头,以创建文明镇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从而在枣庄大地上呈现蓬勃开展的良好氛围和可喜局面。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创城,政府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由此建立了政府政务网、市长电话、效能监察投诉电话、创城服务热线,市政服务中心高效运转,按期办结率达100%,“透明政府,阳光政府”已经成为枣庄的政务品牌;通过创城,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基层民主政治,维护公民权益,打造两公里农民工维权服务圈,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社区全覆盖,持续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积极构建大综治格局,推动“平安枣庄”建设,为枣庄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创城,推进了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和“文明市场”、“诚信经营户”、“文明个体户”评选活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创城,为百姓营造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广泛开展“五乱”治理和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投资2亿元实施老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和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城市快速公交BRT进一步加快了城区快速对接,3年来累计投入520亿元,新建楼房1600万平方米,30余万居民陆续迁入新居;通过创成全市96%的行政村达到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和达标村标准,镇村环卫一体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创城,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电视节目、网络媒体的监管,遏制低俗之风,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断制作和推荐适合青少年的文化产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通过创城,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心城区环成绿道建设总长达到190公里,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9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分别达到35%、40%和36%,人均公园绿地超过14平方米,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今年枣庄代表山东参加迎淮核查,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了“七连冠”。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入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富庶、宜居、文化、活力、安康“幸福新枣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枣庄日报评论员)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枣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