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记忆 -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书记》作者: 贺敬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记忆 -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书记》

    我国现行最基层政权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上世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四年,叫人民公社,它是基层政权机构。公社党委书记,既是政权最高领导,也是经济组织的总负责。

    那个时期的公社党委书记,政治上对党忠诚、政治素质、工作作风、个人能力等在县级下属同等级别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当好一个公社党委书记,是一负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落后,生产率不高,社员群众的生活水平低下,整天围绕着怎样能吃饱饭而奔波,党委书记们为此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为那个时期的基层政权建没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既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忠于党,忠于人民。那个年代的公社党委书记,大都是建国前后党培养的工农干部,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根基性的深厚感情,听党的话,视为任己,从他们身上看的出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和社员群众殷切希望。虽然生活水平不高,但人民群众始终视他们为公朴。公社党委书记的赤子之心,感动着、激历着人民群众。

    二、艰苦朴素、一心为民。人民公社时期,党委书记同一般干部一样,下基层步行,到七十年代,才骑上自行车,田间地头,困难户家里,总有他们的活动身影。生活上同老百姓一样,也就是能吃上饭,没有特殊,没有招待。无论到那个村落、都是同群众打成一片,拉家常、叙长短,没有官架子,同社员群众情同手足、魚水之情。

    三、劳动是模范。水利会战、枣南稻改、封山造林、三夏三秋,社员都能看到公社党委书记和公社干部的身影,水利会战抬大筐,稻田赤脚忙插秧,麦场垛上挑麦草,植树造林烧水忙。社员群众都亲切称呼其真正的“父母官”。

    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大事大非面前,坚定的站在人民利益基础之上,不搞违背党和国家、劳动集体利益的事,一心一意维护人民公社的政治生态。

    五、统筹帷幄、协调能力强。人民公社是个大家庭,党政财文、社直部门、社办经济实体等,党委书记要具备高超的协调领导能力,为中心工作服务,上下一盘棋,走活全公社。

    一届党委书记干的好坏,社员心里有杆秤。贺窑公社首任党委书记带领社员肩挑人抬开挖整治“贺窑幸福河”,最后一仼党委书记在贺窑工作七年另二个月,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夲建没、植树造林、桑蚕生产、棉花生产及贺窑整体工作,上新台阶做出较大贡献,社员群众至今还念念不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走上了新时代,基层政权建设更完善、更贴近人民群众。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尚待继续发扬光大,为新时代新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2025、10、08于贺窑)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