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 活动>>正文内容
  • 听雨斋中客,诗书慰平生丨记张宜华的文墨人生(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黄振\文图)张宜华,自号逍遥客,亦号听雨斋主人。1976年10月生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的韩庄镇,现定居古城台儿庄,与运河为伴。

    他自幼浸润古典文学,痴迷挥毫泼墨,平日里崇文尚武、习禅好酒,诗词一道尤爱豪放之风。每访名胜古迹,必细读石刻碑文、研读古籍旧书,感怀之际便赋诗填词,或凭吊历史与古人对话,或展望未来直抒胸臆 。

    闲时则邀诗朋酒友吟咏唱和,聚文人墨客泼墨挥毫,视之为生活至乐。其常言:“余生愿以诗词会天下友,共遨诗山词海,若得一二相知,便此生无憾。”

    因爱读书、喜听雨,更钟情于书房静听雨声之趣,他遂名书斋为“听雨斋”,并自撰对联明志:“斯是陋室,唯有诗书满架; 我本狂人,尚留傲骨几根。”“夜半烹茶闲听雨, 酒中掩卷醉吟诗。”“清茶一盏细听雨,竹影半窗漫读书。”“掩卷听江湖夜雨,挑灯读书剑风云。”几副联语,尽展其诗书相伴、听雨品茗的文人情怀。

    身为深耕造纸行业的产业工人,张宜华的职业生涯同样出彩。他从普通操作工起步,历任班长、车间主任、生产副总、常务副总等职,2016年2月更任职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纸机效率总工程师。但职场打拼从未冲淡他对诗词书法的热爱,这份执着源于外公葛体善老先生的启蒙熏陶,年少时便与兄长张宜文一同研学诗墨。

    外公葛体善先生

    起初,外公仅知兄长楷书功底扎实,未料张宜华亦藏笔墨之才。偶然发现其书法洒脱舒展、独具风格,且深谙填词作诗之道后,外公遂依其性情与艺术禀赋悉心指导,为其定向:以颜体为基,主攻草书,兼研古今碑帖名作。

    诗词方面,他得原政协副主席贺懋莹点拨,格律愈发严谨。研读《诗词写作指导》《诗人毛泽东》等专业书籍时,他不做浅尝辄止的浏览,而是逐字斟酌,甚至精准指出书中谬误,主动与出版社、作者沟通,其严谨态度获作者认同赞许,更得回信赠书致谢。

    数十年笔耕不辍,终成硕果累累。1993年,他首获“枣庄市硬笔书法大赛”奖项;2003年参展“台儿庄区职工书画展”;2013年,《沁园春·杭州》在首届“最美杭州”诗词征稿中获奖并入选《入眼湖山尽是诗》;2016年,《登峄山》摘得“羲之杯全国诗词书画邀请赛”一等奖;2024年4月斩获第六届“状元杯”中华诗词邀请大赛金奖,6月入选“苏东坡诗词奖”全国诗词创作大赛;2025年,《北固山诗词》再获“环球文学杯”华语诗词散文年度大赛殊荣。其书法作品亦受青睐,迪拜友人CHADI曾收藏其作。

    文思所及,亦见于散文创作。《漫步老街》《品味运河》《诗韵黄鹤楼》《风雪风波亭》等历史游记散文,皆是他踏访山河后的心得之作。而对故土台儿庄,他更倾注深情,为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助力文化宣传,创作《集句诗·古城吟》《组诗·台儿庄八景》《满江红·纪念台儿庄大战》《莺啼序·台儿庄》等诸多诗作,字里行间皆是乡愁与敬意 。

    兄长张宜文

    2023年,兄长张宜文英年早逝,张宜华悲痛难抑,填《钗头凤·悼家兄张宜文》寄哀:“今非昨,人成各,百感茫茫心结索。红尘路,尘如雾,来时急迫,去时急促。促!促!促!生死别,阴阳隔,夜夜难眠双泪落!君且去,休回顾,人间虽好,人生太苦。苦!苦!苦!”字句泣血,尽显手足情深。

    从微山湖畔的少年到诗坛书界的行家,从造纸车间的工程师到听雨斋中的墨客,张宜华以“傲骨几根”守文人初心,以诗书笔墨慰丰盈人生。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