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会上将展示来自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767个省级以上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以展会的形式,运用实物、文字、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展览、展演手段,展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国各地的布展小组已经陆续来到古城开始布展。9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非遗博览会会展中心,采访了正在装修展位的工人师傅们。
非遗博览会会展中心位于台儿庄古城西门入口处,分为A、B两大区域。走进专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交易活动设立的A区,记者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制作门厅内的序厅、山东厅等7个主题厅,他们不时地爬上爬下,颇为辛苦。不少展厅在他们的巧手制作下,已经初见规模,如展示运河沿岸城市非遗保护成果的运河厅、有着“燕京八绝”之称的北京景泰蓝展区,都被布置得颇有特色。来自陕西西安的一位师傅说,他们来了两三天了,目前正在按照图纸的设计,争分夺秒地制作展区特装展位。
这几天恰好赶上枣庄天气比较热,虽然展厅内开着空调,但忙活起来还是经常一身汗,大家却没有怨言,而是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争取将厚重的三秦文化较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A2展区。记者看到,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安徽展区特装展位已经做好,正等着摆放展品。和它“对门”的浙江展厅,工人们还在进行搭建制作,设计的展位明显带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一位正在往“亭子”上贴装饰画的女士说,这几天真的很紧张,因为展位面积大,他们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但能来到枣庄展示他们江南的非遗产品,大家干得都很起劲。
B展区是山东展厅,共分三层,济南的“牌坊”、淄博的“瓷窑”均已立起。枣庄的展位还在制作之中,高高的喷绘上,虎头鞋帽、枣庄泥塑、洛房泥玩具等都非常惹眼。威海的浪花形展位也已见雏形,年轻的李师傅正带着几名工人在工作,他说,大家的展位设计的都很有地方特色,这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为了尽快完工,他们这几天都没午休,在工地上简单吃点就又接着干了。只要制作的展位能为非遗展品增光添彩,苦点累点也值了。(孙慧英 孔浩 孙明春)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