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再忆恩师宋世平先生——张法远再忆恩师宋世平先生 张法远 近期研学《论语》,听闻几位教授谈及孔子去逝后,他的三大弟子之一的子贡牵头,数名同学结庐为他守孝三年。三年期间,弟子们一起回忆老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并一一记录下来,编攥成了《论语》。若没有这些学生守孝三年的义举,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论集《论语》就不会问世,孔子的伟大思想就难以传播后世。为孔子守孝三年后,子贡劝走了他的师弟们,他自己留下来又给孔子守孝三年。六年为师守孝尽了弟子之道,继承和传播了老师的思想,让人唏嘘感动。我不由得又回忆起我的恩师宋世平先生。 我是在枣庄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郭村分校、枣庄市培训学校读书时认识宋世平老师的。宋老师身材魁梧,面目慈祥,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大知识分子的模样。听了宋老师的课,同学们无不崇拜景仰,敬佩不已。他学识渊博如大海,诲人不倦似春风,能成为他的学生,实乃人生之大幸。后来了解到,宋老师一生坎坷,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1929年1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县,1934年入小学,1941年读中学,在中学加入了三民主义青年团。1947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经济系,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1948年9月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冒着反动势力层层封锁、多次盘查奔向解放区参加革命。在我党创办的渤海干校培训两个月后,于1948年底到德州中学任教。1950年到山东省教育厅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1963年3月到枣庄市教育局工作,1973年至1978年在枣庄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郭村分校、枣庄市培训学校任教,1978年又调回枣庄教育局任教研室主任。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任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3月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1988年3月至1990年11月在枣庄师专先后任校长、党委书记。1990年12月到市人大任不住会常委,1993年1月8日病逝。宋老师一生道路曲折,但他不屈不挠追求进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弹精竭虑,奋斗一生。 我在枣庄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郭村分校、枣庄市培训学校学习10个月,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宋老师十分看重我,我更敬重宋老师的学识人品,时常登门拜访,聆听教诲。 1977级恢复高考,我参加考试并通过了体检,却最终落榜。宋老师得知此事,在百忙中加班加点手抄1977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和答案要点,并附一封鼓励我继续参加高考的信。我接到宋老师的信和手抄资料,激动得泪流满面。从此,我在工作之余,反复研学这份凝聚师恩的资料,争分夺秒,昼夜奋战,拖着病体,又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虽不理想,但毕竟考上了大学,改写了我人生的轨迹。时年,宋老师年近半百,工作繁忙,还挂记着远方农村一个穷孩子的前程。在那个高考资料稀缺的年代,这份手抄资料是牺牲他许多休息时间换来的。这本厚厚的手抄资料,倾注着宋老师的一腔心血,凝聚着宋老师对我的无限期望。在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宋老师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他的关怀和援手给了我走出困境的勇气。他的关爱之情我终生铭记肺腑。 我时常去看望他老人家,向他老人家回报我的工作、学习情况。他评价我说,法远聪明好学,人也老实,是个研究学问的料。此言烙在我心中,时时激动我前行。 1979年上半临近师专毕业,我向宋老师回报毕业后想留校的想法。他说留校难度很大,指标极少,你未必能争取到,不如到市教育局跟我在教研室工作。市教育局在市内,工作和生活环境比师专好,将来有机会我让你出去进修,我听后满心欢喜。可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天宋老师说去教育局工作的事没办成。说他向局领导反映要人时,分配方案早已确定了,说晚了。我后来去市教育局找到政工科长想在争取一下,他也如是说。说宋老师确实提出要人了,那时分配方案已定。我们确实需要人,如果台儿庄同意放你,我们可以安排你跟宋老师工作。我一个农村孩子,台儿庄无人脉资源,举目无亲,只好悻悻地到台儿庄区委党校工作。1983年秋天,宋老师给我说,他当教育局长了,当年的事没办好,你如果想来市教育局工作,可以随时调来。可见宋老师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心,久久未忘,觉得对不起我这个学生。我再三考虑,父母年事已高,离家近方便照顾,就没有去市教育局工作。现在看来,或许是一次错误的选择。 1987年我在台儿庄区委党校任教务主任,参与了全市党校系统职称改革,初评委和中评委全票通过,被评为政治经济学讲师。1988年初报市科委审批,等了半年,一天听说有批下来的了,我没接到批文。我心情十分焦急,向宋老师回报了我是省级先进教师,在全市同科考试中成绩第一,初评委和中评委全票通过的情况。他说别着急,我抽空去问问情况。两周后我也接到了批文,说是分两批下的批文。虽是正常的审批,但宋老师对我是非常关心的。 1992年10月我在乡镇任乡镇长,1993年春节前我去看望他,师母告诉我,你宋老师在元月8日去逝了。我听了如睛天霹雳,哭泣不已。后来才知道,《枣庄日报》曾刊发宋老师病逝的消息,由于乡镇工作太忙,没有看报纸,错过了为宋老师送一程的机会,真是遗恨终身。2015年农历10月1日,传统的祭扫日,我约了另一位同学,找到的宋老师的坟莹,跪在宋老师的墓前,放声大哭,焚烧了纸钱和纪念诗稿,稍稍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和思念之情。宋老师病故后,我每年都数次去看望师母,直至九旬老人安然离世。这也算是我以微薄之力,拳拳之心回报恩师对我的一片深情吧。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岁月愈深,对恩师的感念愈浓。先生之风骨,如山岳巍然;其待我之恩义,如江河润泽。谨以此文寸草之心,遥寄云天:愿先生灵魂永安,喜乐长在。师恩如海,永志不忘。(2025.7.20)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一代守山人的记忆“翠屏山绿化”——贺敬同[ 07-22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