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重建>>正文内容
  • 枣庄晚报:台儿庄古城让枣庄人自豪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有机会到枣庄来,我带你们去逛台儿庄古城,现在的古城建得可好了,保证不虚此行。”相信很多枣庄人对外地的朋友说过这话。如今的古城不仅是恢复了往日的繁盛面貌,更是让枣庄人充满了自豪。业务人员李先生对记者说:“前几年,在外地,我一提到枣庄别人就会问,枣庄是产枣的吗?而现在完全不同了,现在是更多的朋友知道了枣庄,知道了枣庄的二日游,知道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我经常会自豪地邀请外地的朋友来枣庄,来我的家乡逛逛古城,这种自豪感让我很幸福。”

        古城重建让人很自豪

        在一代人眼里它曾经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街道就那么几条,餐馆、饭店叫得上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如今的台儿庄是枣庄二日游的王牌,因为旅游台儿庄的变化有目共睹。
        从小生活在台儿庄的80后张丽告诉记者,“现在台儿庄人气旺了,漂亮了。以前的台儿庄的交通很混乱,没有划分行车道,而现在交通秩序井然。”
        张丽表示,5年前,在台儿庄几乎是见不到一个外国人,在当地有“四大怪”之说,其中一怪就是“国际宾馆没老外”,而现在随着古城这张名片产生效应,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慕名来到台儿庄古城,成为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以前的道路上走到哪儿都能见到乱丢的垃圾,而现在,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花花草草。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台儿庄以前的超市就是一个杂货店,东西乱摆乱放,而现在,超市的面积不仅变大了,货品也齐全了,东西也摆放得有序了。总之比起以前,饭店高档了,宾馆增加了,超市变大了,车辆变多了。用张丽的话来说“就是身在大城市了。”
        古城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的时候,张丽就报名做古城的导游,曾经一天之内她接待过十几个旅游团。周末或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辆辆旅游大巴车开往古城。总之,就在这一两年的时间内,台儿庄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接待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台儿庄餐饮店的数量不断增加。即便如此,旅游旺季时别说在古城内吃顿饭,就是在古城附近的餐馆也是一桌难求。
        近年来,台儿庄以前的那种家庭式小餐馆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档次、有品位的大饭店。无名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因为拆迁,我们也打算很快就不干了,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现在很多新开的饭店档次都提高了,外地来的游客也找些有特色的饭店,我们这样的小店客人越来越少了。”

        文化旅游激活幸福枣庄

        古城导游杨珠峰说,过去带游客的一圈下来只需要半个小时,而现在的两个多小时都解说不完。而小杨带着游客游览的区域还只是整个古城规划的五分之一,对于因战争而沉睡了70多年的古城台儿庄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古城正以更快的速度复活……
        陈伟书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突破口的服务业发展战役,服务业跨入新阶段。文化旅游取得决定性胜利,成功走出以文化旅游推动城市转型的新路径。台儿庄古城重现世人,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通过5A级景区初评,已接待游客240万人次。“二日游”激活了枣庄旅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功,枣庄由游客输出地变为游客输入地。2011年,旅游综合收入是2006年的3.8倍。四大特色服务业繁荣发展,累计引进餐饮名店、星级酒店、商业名店、专业市场126家,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80%,提供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提高到44.4%;创造了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枣庄实践”,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模式。
        打造“文化名城”。文化是建设“幸福新枣庄”的灵魂。通过我们的努力,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建枣庄人民的精神家园;枣庄成为文化创意人才云集的地方,台儿庄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名片越来越靓丽,让本地人为之热爱、自豪,令外地人为之尊敬、向往。未来五年,形成较为完善的“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打造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幸福经济。在GDP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情感愉悦于天人合一,人不仅要与自然和谐,还应与自己与他人和谐。枣庄市未来的发展不仅要GDP,要更加注重幸福指数,大力发展幸福经济。目前,幸福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休闲经济,休闲经济发展的重点则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省人大议案

        立法保护古城

        前不久,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苗传华等26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的议案。在提出议案的理由中代表们这样写道:台儿庄古城重建项目自2008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以来,经过四年多的精心规划和实施,这座被“二战”战火毁掉的古城现已重现世人。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有机结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有机结合,先后荣膺“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古城等多项殊荣,被批准为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5A级景区初评。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去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莅临古城视察,指出台儿庄古城重建“是大思路、大手笔,看了以后很震憾”,“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为促进古城的长期持久发展,我国丽江、大理、平遥、凤凰、大同等古城均对古城保护和管理进行立法。因此,加强台儿庄古城的立法保护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鉴于台儿庄古城蕴含的巨大价值和产生的广泛影响,已成为中国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古城的立法保护势在必行。一方面,从全国看,江苏、山西、云南、四川、湖南等很多省份,均出台专门条例,对诸如丽江、平遥、凤凰等古城进行专门立法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台儿庄古城的保护上,虽然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台儿庄古城保护的决定》,但在立法上还属空白。另一方面,在当前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通过立法保护,既能为古城规划实施和规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也能避免因过度商业化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人为破坏。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将《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纳入年内立法计划,按照给文化遗产带来的人为破坏,对于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议省人大常委会将《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纳入年内立法计划,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永续利用的原则,完善古城分级保护体系,对古城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进行规范,并加大执法力度,使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张琛)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鲁南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