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秋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深刻吸取三夏秸秆禁烧经验教训,坚持“疏堵结合、以堵促疏、多措并举、综合施治”的原则,强化责任,加大投入,狠抓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没有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实现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双赢。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在加强工作指导上下功夫。全市综禁工作会议召开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动员会,对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提出了“绝不允许秸秆焚烧现象再度发生”的明确要求。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区长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区秸秆综禁工作。各镇街和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交通工具、目标任务“五落实”。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镇街召开现场会议、专题会议,分阶段、有重点地安排部署秸秆综禁工作,形成了“领导主抓、专人负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围绕责任落实,着力在完善包保体系上下功夫。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三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继续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对本辖区秸秆禁烧工作负总责,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全面做好本辖区秸秆禁烧工作。同时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镇街、镇街干部包村、村组负责人包地块、党员联户的“四联包”和区直部门联系镇街制度,层层签订禁烧目标责任书,切实把禁烧责任落实到区、镇 、村、组、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形成互助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秸秆禁烧工作责任机制和包保体系。
三、突出宣传引导,着力在提升禁烧意识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和媒体,印发《关于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1000余份,电视台滚动宣传50余次,出动宣传车500余次,悬挂条幅50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4万余幅,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树立“不敢烧”、“不愿烧”和“舍不得烧”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现场会、机械观摩会、技术培训班,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施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的好处,自觉接受、主动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堆沤还田。
四、严格督导奖惩,着力在传递禁烧压力上下功夫。成立由区纪委牵头、区直各包保责任单位组成的6个巡查督导组,对镇街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巡查。各镇街也分别成立了巡查小组,督查各自辖区,没有火点查清理、查人员到位、查措施落实,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督导整改,确保综禁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不断健全完善禁烧风险保证金制度,各镇街保证金按种植面积每亩2元,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人1万元缴纳。对没有出现火情的镇街,保证金予以返还,并给予同等数额奖励,其中20%用于奖励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同时,对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及时清运、集中收储、达到“五净”标准的,分别给予每亩5元和2元补助。对出现火情的镇街,保证金作为罚金,全额扣除。严惩第一把火。发生全区第一把火的镇街,将在考核中给予一次性扣除20分的处罚和全额扣除禁烧风险保证金并重新缴纳,全额承担市级对区级的经济处罚,区级需再缴纳的仍由出现第一把火的镇 街承担,所在镇街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镇街主要领导责任;区领导小组在发生第一把火的镇街召开现场会,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在现场会和区级新闻媒体上公开检讨。
五、坚持疏堵并举,着力在推进综合利用上下功夫。采取四项措施,积极疏通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一是突出技术防火,狠抓机械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150台,从外地引进收割机600余台,共调配收割机械1000余台,大力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建设,积极推广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秸秆38.13万亩,秸秆还田率达93%;二是依托祥和乳业、瑞鑫乳业等企业,青贮氨化玉米秸秆1.6万亩;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秸秆固体燃料加工项目,利用秸秆0.15万亩;四是积极推广生物反应堵、秸秆治气等技术,利用秸秆0.2万亩,全区98%的秋季作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同时严格按照“五净”标准,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活动,从源头上解决村民随意堆放和焚烧秸秆的问题。(徐战友)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