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名人>> 文学艺林>>正文内容
  • 访山东省青花布印染传承人李常平:让千年非遗在泥沟“重生”(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杨成骏)5月18日,随台儿庄区红色文化采风团赴泥沟镇活动,专程访问了非遗传承人李常平。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黄庄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既是修车师傅,又是非遗传承人,以一己之力让濒临失传的“泥沟青花布印染技艺”重现生机。他,便是李常平——一位执着于传统蓝印花布技艺的守护者。

    从修车匠到非遗传承人

    李常平的人生轨迹颇具传奇色彩。年轻时,他是一名拖拉机手,后来经营汽修店,成为当地知名的修车师傅。然而,儿时对蓝印花布的向往始终萦绕心头。爷爷曾告诉他:“蓝印花布是用黄豆粉和石灰刮印图案,再用蓝草染料浸染而成。”这句话成了他一生的执念。2012年,年过六旬的李常平将汽修生意交给儿子,全心投入蓝印花布的复原。他遍访老人、查阅资料,甚至从上海高价购买蓝草种子,在自家院子种植实验,历经数十次失败,终于掌握了从纺线、织布到刮印、染色的全套工艺。

    技艺复兴:植物染料的千年智慧

    泥沟青花布印染技艺源自李氏家族清代中期的家传工艺,以纯棉布料为底,用黄豆粉与石灰混合的防染糊刮印图案,再以天然靛蓝染料多次浸染氧化而成。这种工艺不仅环保,还具有杀菌、驱虫的功效。李常平的作品纹样繁多,既有传统题材如《孔子像》《和合二仙》,也有红色主题如《毛主席诗词长征》《建党百年纪念》,既实用又具艺术价值,被制成门帘、茶席、服装等,深受民众喜爱。2021年,其四件作品入选山东省“百年百艺”传统工艺邀请展并永久陈列,标志着这项技艺的文化价值得到官方认可。

    非遗传承:从陈列馆到国际舞台

    为保存技艺,李常平自筹资金于2015年创建“泥沟青花布民俗陈列馆”,馆内陈列传统织布机、染缸及农耕器具,还原旧时生活场景。该馆于2016年获评山东省“十百千”历史文化示范点。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报道,腾讯视频、枣庄电视台更通过直播和纪录片形式向全国传播这一非遗文化。2024年,李常平携作品亮相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河和之契·锦绣齐鲁”为主题,向世界展示蓝印花布的魅力。

    荣誉与使命

    十余年间,李常平获誉无数:枣庄市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其作品斩获国家级工艺博览会金银奖。2022年,“泥沟青花布印染技艺”正式列入山东省非遗名录,他本人也进入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推荐名单。面对未来,李常平表示:“要让后代记得住乡愁,让蓝印花布不仅是技艺,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从修车铺到染坊,从田间到博览会展厅,李常平用半生坚守,让一抹靛蓝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的故事,是个人与传统的对话,更是非遗在当代重生的生动注解。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上一篇:【台儿庄】浙水家声远:王琪国画艺术[ 06-1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