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闵传礼丨台儿庄乡土教育家、书法家闵传礼(1863-1948),字秉周,今台儿庄区运河街道顺河街人,近代乡土教育家、书法家。 闵传礼祖籍滕州鲍沟镇闵楼村,其祖父始迁居台儿庄顺河街。他自幼家境贫寒,其双亲以推旱磨、磨面做煎饼为生。虽生活困苦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6岁考为童生,22岁及第为秀才。曾在台儿庄老街开设私塾,教书育人,学生及后世皆称其为"闵夫子"。 闵传礼待亲至诚至孝。其祖上闵子骞以孝立世,号称"笃圣"。其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典故被编入《二十四孝》之列。孝道是这个宗族的内在核心价值所在,孝成为每个宗族成员所自觉追求的文化内涵与人生最高目标。秀才及第后,闵传礼刻苦攻读,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3年一度乡试。时恰逢其父病故,闵传礼衔草结庐,在今邳庄镇赵庄村盖一草庐为父守孝。期间,门下弟子纷纷跪在庐前劝其进京赴考,以求功名,但闵传礼均以守孝未满,拒绝出仕。这年整个峰县能参加乡试者仅有两人,闵传礼为其中之一。后省府官员得知其孝行,特赐其为"廪生",以彰其孝,终生享官府之膳食,其"芦墓三载"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闵传礼待人谦逊平和,且自幼习字,颇得欧体精髓,又识章断字,故相邻之间红白事皆聘其为执笔,久之素有"事无巨细、闵子必到,否不全"之说。 为传承致远,闵传礼给后世子孙立矩,"一辈一人,悉心教授,务求周正"。其素有威望,远官庭、亲百姓,其所到之处百姓皆起身致意以显尊敬。凡来家探望者,皆以请坐泡茶相待,其待人可见一斑。 1947年9月初,私立台儿庄胜利中学正式开课,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学校取名胜利中学,学校推举闵传礼为名誉董事。 闵传礼卒于1948年,时当地官员、名流、百姓皆到场祭奠,声泪俱下,撼动全城。 闵传礼杏林广袤、桃李满园。自开设私塾以来,广收子弟,尤以燕、尤、赵、万四家子弟为多,盛时学生几百人,其中不乏万柳溪、尤民等杰出人士。(来自《台儿庄人物春秋》图为闵传礼后人闵昭俊 文:闵庆超 杨成骏编采 2025年4月20日) 附:闵传礼书碑文字体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上一篇:【革命人物】田兆芳:战火纷飞中的铿锵玫瑰[ 12-11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