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重建>>正文内容
  • 台儿庄:古城重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曾为兰陵治所,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不过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的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誉,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他一生六下江南,走水路时必经台儿庄。第四次路过台儿庄时,留下了“天下第一庄”的墨宝。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遒劲的一捺。这巨大的人字,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没有了实用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去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台儿庄地势低洼,如果把微山湖比作一口大锅,这里比锅底还低十八丈。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建闸储水的办法。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至台儿庄,先后建起了八座节制闸。北上的官船和商船,经过这些船闸,需要在台儿庄等待半个月的时间。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留住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从晚明至清末,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古城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明清两代属于峄县辖区,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著,没有排外势力欺负外乡人。南来北往的商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6万,流动人口16万以上。由于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江浙、徽派、闽南等八种风格的建筑;接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中外各大宗教和不同的民间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古城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qian)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发展,使古城台儿庄成为不同文化的汇集之地。

    1938年春天,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基本上被夷为废墟。据战地记者回忆,保存下来的建筑,不到10%。战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上公开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可是,由于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这个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古城往日的辉煌。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动议重建古城。这不仅仅是复活一座被战争摧毁的城市,而是向世界昭示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是为人类保存文化遗产的壮举。因为,在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捷具有经典意义: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这场战役,11984名日军被我歼灭,打破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正义力量给军国主义敲响丧钟的战役。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台儿庄大捷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为爱好和平的力量注入了必胜的信心,由此,台儿庄成为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之地。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属于全人类的精神文化工程。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的多处风景名胜。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不仅是台儿庄人民的大事,也是枣庄城市转型的标志性建设项目,是枣庄文化旅游的起爆点,是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遗产、为人类留下了反法西斯战争古迹的一项壮举。目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城市,保留下来战争遗迹的,已经寥寥无几。据我所知,像华沙这样的二战城市,仅仅保留下来一两处战争遗迹。在台儿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就有五十多处。这些遗迹,都在古城的在建区域,各位游客下次再来的时候,会有亲密接触。

    运河古城台儿庄,是在浴火中重生的城市。而这座古城的重现,却来之不易。可以说,这座古城,是抢出来的,逼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换出来的。

    所谓抢出来,是陈伟市长抢的。2006年11月7日,陈伟市长来台儿庄考察,听说上海一家房产公司准备投资5亿元进行商品房开发。陈市长说,在没有把古城的情况弄清楚之前,不要冒然实施,我们要对历史负责。这一叫停,使五十多处二战遗产得以保留。如果陈市长晚来台儿庄一个月,这些遗迹就不复存在了。

    所谓逼出来,是我们找到许多历史学家、古建筑专家、旅游专家,花钱请他们做出重建方案。他们认为,台儿庄不是县城,地方志中没有详实记载她的历史,绝大多数建筑都毁于战火,因为资料缺乏而无法做出重建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陈市长利用业余时间,亲自设计了重建方案。

    所谓挖出来,是陈市长利用法定周末休息时间,到台儿庄深入调查,他走过了所有的街巷,踏过每一块青石板,走访了27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挖掘出台儿庄古城的文化基因,掌握了古城重建的第一手材料。他阅读了上百本关于运河文化的典籍,通过外交途经,征集了各国记者当年留下的照片和视频资料。靠着这些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构建出台儿庄古城的整体轮廓。

    2007年一年的52个星期,陈市长有47个周末在台儿庄度过。他不带秘书,脚穿布鞋,身着便装,深入街巷、民居进行考察、拍照。为了不惊动台儿庄区的负责同志,中午饭,花三块钱在地摊上吃一碗黄花牛肉面。那时候,他来枣庄不久,老百姓还不认识他,看到这个神采奕奕、对破旧街巷兴趣盎然的年轻人,充满好奇。有人凑上来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游客,来台儿庄观光的。有一次,一位中学教师兴冲冲地来到他面前,问:“你是陈市长吧?”还没等到回答,那位老师改口说:“你肯定不是陈市长。”陈伟反问道:“为什么?”那位老师说:“陈市长绝对不会在地摊上吃牛肉面。”

    所谓创出来,不是创造假古董,而是本着存古、复古、拟古、创古的原则,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进行创意和创作,恢复康乾盛世的古城风采。在重建中,保存了所有的旧建筑,修复所有能够修复的设施,使重建后的古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样,我们在400年前兴建、150年前衰落、70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所谓换出来,是陈市长的商业运作。动工之前,陈市长请五位民营煤矿公司的老板吃饭。老板们问市长是不是要钱?陈市长说不要钱,请他们每家拿出10万吨煤入股,建一座古城。50万吨煤,变成4亿元启动资金,完成了旧城拆迁。拆出来的土地,升值为16亿元,台城旧志景区建成,这里的资产升值为30亿。而整个古城的建设,只需要25亿元,不要政府一分钱的投资。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陈市长跟一位拿出10万吨煤的老板说:“你以前卖的煤炭,都变成二硫化碳了,这一次,换来的是一座古城,一处人类文化遗产。常言道,没用百年老店,只有千年古城,对于你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一笔生意。”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运作,只有陈伟这样的海归双博士才有这样的境界。有位网友发帖感慨:“一个留日的博士,领导打造了一座抗日名城!”

    运河古城是台儿庄人民的,是枣庄的,是山东的,是大中国的,也是人类的,她从千年的历史中走来,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1日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枣庄: 8月2日上午BRT首条线路试运行[ 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