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重温经典】贺敬之的《登岱顶赞泰山》作者:贺伯度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重要题材,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刻石等。 从孟子记载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典故中,体现了视野对人生的高度影响。孔子在泰山悟出,“仁者乐山”的理念!,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以夸张的手法,及浪漫主义笔法描绘泰山仙境。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个人情感的恣意抒发,充分体现盛唐浪漫主义传统。杜甫24岁时写下《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绝唱。展现诗人青年时期豪情壮志,及远大的抱负,强化了其承载“兼济天下”精神内涵。 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新古体诗:《登岱顶赞泰山》 几番沉海底,万古立不移。 岱宗自挥毫,顶天写真诗。不同时代的诗人,对同一文化意象不同回应。 该诗创作于1987年,回山东故乡探望期间。写下了《故乡行》组诗15首,《登岱顶赞泰山》是其中的第8首,也是新古体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贺敬之,以政治抒情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贺敬之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影响,创作更注重时代,强调为人民创作。借登泰山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表达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时代精神的呼应。 1987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的解放。贺敬之在改革开放后开创“新古体诗”体裁,既继承了古典诗词格律精华,又融入现代语言活力。体现了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种创新被评价为,时代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创性贡献。改革开放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自然之壮观,人性之崇高。贺敬之一贯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将个人情怀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通过《登岱顶赞泰山》,五言短诗,将个人命运,家国情怀,及文学使命熔为一体。贺敬之的政治隐喻,与革命历史交织的现实主义政治理想,彰显了顶天立地的人格象征。 一丶几番沉海底 泰山形成约28亿至25亿年前,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如泰山地壳运动,燕山地壳运动等。曾多次被海水淹没,虽历经沧桑变迁,但它始终巍然屹立,坚韧不拔。 诗人用“沉海底”隐喻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文化传承。虽几番沉海底,但仍屹立于天地之间。泰山雄伟的身姿,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二丶万古立不移 诗人贺敬之用“沉海底”:象征革命者在逆境中遭受的磨难与考验。“立不移”:则强调共产主义信仰不可动摇。贺敬之通过这一深刻对比,体现了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革命精神的永恒性,强化了历史厚重感。诗中以山喻人,将个人生命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这种精神,如泰山般顶天立地。贺敬之的“万古立不移”精神与杜甫“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等经典意象一脉相承。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丶岱宗自挥毫 “岱宗”即泰山。“自挥毫”诗人将泰山拟人化,以“挥毫”喻泰山。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艺术创作主体,呼应其革命浪漫主义主张。也体现了,诗人对泰山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更寄托了贺敬之对人生境界和精神品格的追求,对泰山所代表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向往。 而贺敬之诗中“岱宗自挥毫”的豪迈,与李白诗中“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问。”的广阔空间存在精神与情感上的共鸣。 四、顶天写真诗 顶天:呼应泰山高耸入云。诗人贺敬之在写泰山时,已与泰山化为一体!仿佛支撑着天空。 写真诗:也就是泰山仙境的自然景观,如同真实的诗篇,美丽如画,生动壮美。 贺敬之是一位具有强烈政治理想和革命情怀的诗人,体现出对理想信仰的追求!“顶天写真诗”象征着贺敬之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守,以及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歌颂。 整体概括了贺敬之文学创作的核心理论,以泰山般的崇高思想为引领。用富有激情的笔触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时代精神。 贺敬之的“顶天写真诗”也可能受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的壮阔视野的影响,,和进取精神所启发,延续了以山喻志的文学传统。 我想自唐代以后的诗人,若以泰山为题材,很可能首先看一下唐诗三百首,杜甫《望岳》以及李白《登泰山六首》以从中得到启发。 贺敬之的作品和理论贡献,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典型体现,至今仍视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典范。 时代歌手,人民诗人。以政治抒情诗奠定在中国文学史之地位!他不仅首先提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贺敬之的“二为”方向被中央采纳。 贺敬之的创作始终贯穿中国革命历程,从延安的时期到改革开放,他通过诗歌,反映时代重大问题,记录时代发展。最终形成兼具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政治抒情诗,与新古体诗,自成一体。(2025年10月20日)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聚会歌》作者:张法远[ 10-25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