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革命老区,红色热土丨记巨梁桥惨案二十八烈士之一贺明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牢记那些血与火的岁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使命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历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和安宁”。

    贺明谟同志一九一四年十一月生于台儿庄区贺窑村。

    一九二三年,贺明谟读于其伯父,祖介公没立的私塾。他少年时举止文雅,书生本色。一九三四年,由族叔贺祖绪先生介绍到枣庄祥泰恒药栈当学徒。

    一九三五年夏,被介绍到当时枣庄南马道“中西药品运销合作社”做学徒工。中西药品合作社对外经营的是医药合作商业,实际是当时中共苏鲁边区特委地下机关。由邱焕文创办,受特委书记郭子化领导。一九三六年,贺明谟由邱焕文等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八年三月,日寇攻进枣庄,同月台儿庄大战爆发,大战后家乡沦陷。一九三八年五月以后,鲁南特委派纪华同志,来运河南岸秘密组织党建,动员社会各阶层,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时以涧头集为中心,贺明谟即被党组织提名指定,离家参加抗日武装。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六日,在今峄城区曹庄乡潘楼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纪华、孙斌全、潘振武、朱道南等苏鲁两地抗日主要负责同志。会上议定成立苏鲁边境抗日统一联盟,以各县大队为基础组建运河支队。后经积极筹备,并经八路军115师师长罗荣桓同意,批准建立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孙伯龙任支队长、邵剑秋任副支队长、朱道南任政委、胡大勋任参谋参长、胡大荣任政治部主任、贺明谟任机要秘书并兼管财务工作。一九四0年一月一日运河支队在周营宣布成立。

    贺明谟同志毅然选择离开家乡参加运河支队,运河支队党组织委以重任,让他担任机要秘书并兼管财务工作。从此,他出生入死,不畏艰难险阻地跟随部队转战运河两岸,抱犊群山。

    一九四O年十月十日夜,日军经过精心预谋,调派徐州日军第二十一师团2000多人,乘火车北上,并纠集韩庄、贾汪、峄县、台儿庄等地日伪军数千人,向我运河支队南岸的运河支队驻地发动突袭,妄图一举消灭这一带的八路军运河支队。

    库山方向枪声响了一天一夜,并伴有猛烈的炮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运河支队及其增援的苏鲁支队二营,被迫突围。突围途中,又遭从枣庄南下的日军第十混成旅一千多人及一千多伪军的突然夹击,队伍被打散。

    贺明谟随部队突围至巨梁桥,准备在该处渡过运河进入抱犊崮山区。他们来到巨梁桥不远的地方,枪声突然响起,他们是当地红枪会恶少,刘善云成立的反动组织。常与八路军为敌,把红枪会成员纠集起来分派到附近的运河边,专门截捕突围出来的运河支队干部战士,仅一天时间就捕获我运河支队干部、战士30余人。贺明谟在听到枪声后,感到情况不好,赶忙向后撒退,躲到一个麦场草垛子里。由于他管理机要文件及部队军需,配有一匹战马,驮负物资,他把文件及物品藏起来,马匹放跑,可是马在麦场附近转悠悠迟迟不走。

    红枪会的人见有马匹,判定附近肯定有八路,所以就把贺明谟搜捕出来,贺明谟不幸落入魔手。

    刘善云一共捕获运河支队干部战士32人,仅有两名战士被赎回,一名战士被乡亲放跑。一天后俘获情况被路过的日军知道,日军赶到后,绝不允许再赎人,全部由日军看押,日军对运河支队队员进行残酷的审讯。

    贺明谟身为运河支队机要秘书,任凭敌人严行烤打,紧闭双唇,坚决不说党的秘密。其他同志也都至死不渝,宁死不屈。

    一九四O年10月15日,日军将二十九名运河支队队员,押到运河边巨梁桥闸上(其中一人逃出),随后,日军把二十八名队员用绳索串在一起,一字排开,面向东方,在巨梁桥上,用刺刀一个个将他们捅杀。然后抛尸于波涛汹涌的大运河里。鲜血染红了运河,贺明谟和他的战友们,用年轻的生命书写对党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贞大义。

    贺明谟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巨梁桥二十八烈士惨案一时震惊运河两岸,抱犊群山。

    烈士贺明谟牺牲后,遗体散落在大运河中,顺着河水向下游飘去。家属们知道消息后,贺子谟、贺群谟、贺季谟、贺敬者等族人沿着运河寻找贺明谟的遗体。

    当时贺群谟的俵亲,家住运河北岸候迁闸,在老俵家族的帮助下,用一只小船顺着运河搜寻,整整七天七夜才在候迁闸将遗体打捞上岸。当时贺明谟烈士被日军五花大绑抛于运河水中昂面朝天,其惨状,目不忍睹,催人泪下。一时难以辩认,只能跟据生前曾身染疮疾,身上留有较长的疮疤。以及烈士生前穿着由其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和布料特征。经母亲和妻子等亲属的细辩认确定后,方运回家中,葬于贺窑村祖莹之侧,并植松树数株以示纪念。

    每年清明本族子孙和社会人士及学校师生,前去祭扫。

    一九八八年九月贺敬之便提议为贺明谟烈士立碑,并要亲自撰写碑文。二00三年七月七日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诗人贺敬之为其堂叔贺明谟烈士撰写了碑文。以纪念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贺海 贺成坤 作者系烈士的孙子和叔伯孙子  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宁静致远校对)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