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台儿庄古城:山东第一闸与台庄闸官署(杨成骏摄影)台儿庄运河古城的“山东第一闸”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重要水利枢纽,原名台庄闸,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它位于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处,是北上漕船进入山东的第一道船闸,因地理位置关键、航运功能突出,被冠以“山东第一闸”之称。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上下游两道闸门调节水位落差,保障旱季通航,原理与现代船闸(如三峡船闸)一脉相承。 闸官署作为管理船闸的官方机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明清时期漕运官员的办公与居住场所。建筑群由门厅、厢房、北大厅等构成,面积约200平方米,风格为典型官式建筑。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闸官署毁于战火,后于2009年按明代规制复建,现为“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通过古代奏疏、官服、残碑等文物,展示运河治理与漕运历史。展馆内一块刻有“山东第一闸”的石碑尤为瞩目,由中兴煤炭公司于1912年立碑,纪念枣庄至台儿庄铁路开通及煤炭经运河外运的历史。 闸官署南门前的“升平”牌坊,寓意对过往船只的平安祝福,与今日交通标语异曲同工。此外,展馆还陈列了清代闸官办公场景、青铜马雕塑及运河管理工具,生动还原了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繁忙景象。作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台儿庄闸官署与“山东第一闸”共同见证了大运河在商贸、军事与文化传播中的核心地位,现已成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与漕运制度的重要载体。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上一篇:【摄影报道】台儿庄王公桥码头[ 05-06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