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已然远逝的杨家渡口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已然远逝的杨家渡口

    吴敬凤

            关于杨家渡口,我大概在一年前就听杨氏朋友说过,说它的历史,它的久远,它的神秘和它的依然犹存的遗迹。一度我曾为这个渡口心生种种好奇,我常想一个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渡口遗迹,而且曾经延续使用了一百多年,由一家人,父传子,子传孙的干着这个行业,一直到建国以后才终止,这确实值得让人好奇。若是一门正当的商业或企业能延续这么长时间,也许不足为奇,但是一门不入流的下等行业,能以传承的方式传续上百年,这确实能勾起让人前往那个渡口的遗址地探寻一番的兴趣。

            于是这个冬日的傍晚,我们几个所谓的文人在熟知这桩故事的杨氏朋友的带领下,驱车兴致勃勃地离开城区,前往那个古渡口的遗址地高头村而去。

            高头村离台儿庄往南不足五华里处。就是运河南岸不远处往东一拐,进入静谧的乡村小路。因为天冷,路上不见行人,只看见村中房舍错落有序,路旁有似乎古老的大树,然后在村子东头,我们看到了一个半人高的古碑。杨氏朋友将车在古碑旁停下,我们下了车,大家环顾四望,斜阳正从西边的杨树中斜射过来,村中到处鸡鸣犬吠,偶尔瓦舍上有缭绕的炊烟,时不时有谁家炸丸子的香味萦绕过来。

            我们又开始有意识地打量着那块石碑,石碑已经发黄,字迹也显出一种年代的沧桑:高地头村。据史记载,高头村原名高地头村,原属于峄县企彭乡金河社。高头村只是现在人的一个简便的称呼。

            石碑旁边是一条不太宽的土路笔直的通向南北。据杨氏朋友说,这条路是一条古老的路,至少说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当年台儿庄血战时,国军的援军从碾庄赶过来,前头的人已经进入台儿庄城,后边的人才离开碾庄不远呢。(他往北一指)看见了吗,这条路的最北头直入台儿庄小南门;这条路的最南头就是伊家河,而杨家古渡口就在这条路的南头,下了河堤就是。

            我打量这条路,放眼看到南头;再放眼看到北头,如果说从有伊家河开始就有这条路的话,那么伊家河的历史要追溯到乾隆二十九年,那个时候,出于种种原因,乾隆帝下令开挖这条运河支流;这条河上游直通七十里外的韩庄,下游则是十几里外直入运河主干道,一度被称为运河的姊妹河。这条河给当时的政治、商贸和水利到底带来多少便利,我们无法确定,但是它却把台儿庄往南直通邳县境地碾庄、睢宁,甚至到安徽泗县、灵璧等地所有的老百姓要进入台儿庄城的一条捷径给切断了。同样,这条河也把台儿庄甚至峄县整个南部地区通往江苏安徽的捷径也给隔断了。这条笔直的大路本来是贯通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的一条纽带,因为这条伊家河而隔断了两地百姓的自由来往。

            现在站在这条路上,南北凝望,路狭长而古老,在夕阳中泛着一股厚重和苍老的历史的味道。退后二百多年前来说,这条路算是一条官路,因为往西几十里没有路,再往东数十里也没有路,这条当时称得上宽阔的路完全可以通马车,承载更多的行人。由这条路跨过伊家河,南可以到苏杭,北可以到京城,伊家河两岸的百姓如果要北上南下,就得必须通过这条路。而这条路被伊家河隔断以后,南下北上就得必须渡过伊家河。杨家渡口,据说就是在那个时候应时而生的。

            我们沿着这条古道向南行走,踩着厚厚的落叶爬上高高的河堤,在朋友的带领下寻找那个古渡口的痕迹。

            爬上河堤后,我们看到了伊家河的真面目,可能现在已经谈不上真面目了,眼前只剩下宽阔的河床,虽然南北两岸宽约八九十米,但河底滴水皆无,只有荒草丛生,荒无人迹。杨氏朋友说,这条河当年长满了芦苇,人们习惯叫它苇子河。因为是两岸人们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这条河一度很繁华。而如今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世间的一切都会在时间的流失中变成前尘影事。

            河岸上有古旧的坟碑,我们站在碑前细细研究着上面的碑文。碑上清晰得刻着“皇清处士 郑太公  石孺人”  的字样,右边的年号落款是:清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 ,清和月上浣。右边有:邑廪生眷再晚王士龙顿首拜。

            古人在各种礼节上的用语和称谓,是我们这一代人实在无能一下啃透的,只有去查史。文友庆敏把手机扒拉半天,才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告诉我们:处士在古代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孺人那就是女人。

            于是我们明白了,这里面是郑老夫子和他的女人,平民百姓。至于这个王士龙看来不是他们的嫡亲,而是外姓之亲的晚辈了,且是个县选的廪生。至于清和月,按古人对农历月份的别称到底多少种,真的需要屈指来算。仅就一个四月就有许多种称谓: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庆敏就感叹:中国的文化,无论你怎么学,学到什么时候,你都永远学不完。

            我也不得不感叹,仅这一块墓碑就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但同时也更足以证明了当时古峄县厚重的文化和底蕴。

            杨家渡口就在这块墓碑往东不远处,据杨氏朋友说当时是留有一块碑记的,但是解放后,因为伊家河的整修,那块碑已经不知被翻挖到了何处。眼前只还有这么一个宽阔的河床,在河底下,我们找到一个养鸭的老人,可以听他谈一些杨家渡口的过往。他的口述很容易把我们的思维带到这个渡口的当年。

            当年这个渡口的主人姓杨,他本是扬州人,是一个地道的粮商,经常驾船往来于运河南北。这一年,应该是乾隆中期的某年某天,这个姓杨的商人用船装了满满的一船粮从扬州沿运河赶往北方某地,一路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辗转来到这段伊家河,本来继续沿伊家河西上赶往七十里外的韩庄的,结果粮船却在这个地方,也就是渡口这个地方忽然翻了船,船上的粮食全部沉没,杨家公没有被水淹死,爬上岸坐在那儿思索了好久,不知是一种什么原因,让他忽然下了决心要在这个地方安身立命,决定不再返回扬州了。

            留下来后的杨家公在这里设了一个渡口,专门为两岸来往的行人摆渡。这件事说起来似乎有点玄奥,一个粮商怎么就因为一次翻船而彻底不返回故里了呢?没有人能提供更清楚的线索,杨家的后人至今也对这件事是一个无法猜测的迷。此时只能凭着自己的思维去遐想:这个杨家公,他一定有千苦万苦,扬州城有他回不去的原因;此番北上,更有他无法言出的苦衷;再抑或当时这儿的伊家河葱茏秀翠,俨然尘外,杨家公爱上了这种尘外般的环境。总之他就在岸边住了下来,摆渡为生。

            据说伊家河春冬之季没有多少水,但每逢夏秋之季,逢上连雨整个河洪水泛滥,河水一直会处在满满荡荡中的。行人总得要过河,要进城,要南北贸易往来,这个渡口是必经之路,因为岸上就是那条笔直的大路,路最北头两公里外直通台儿庄小南门。杨家公和儿子二十四时在渡口值班,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阴晴,不管雨风从无间歇。

            渡口静如岁月,渡船如暮鼓晨钟安然静守,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有钱人可以给点钱,没钱人可以给点粮,学生或穷人可以免费来往,摆渡的人已经舍不掉坐渡的人,坐渡的人也离不开摆渡的人,渡口成了他们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依赖,似乎已经超出了纯粹的互相利用的一种范畴。可以想象,风高月黑的时候,有人因急事要进城,站在渡口拼命地喊杨家公,杨家公会惊然而醒,毫不犹豫披衣驾船,将急人渡过岸去;可以遥想学生们上学,临到冷风急雨的时候,杨家公是怎样耐心而又慈爱的把孩子们一个一个渡过河去的。

            说到这些似乎还不足为道,值得一道的是,这个渡口竟然从乾隆中期一直坚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近二百年的时间,是什么力量让它坚持如此久?若说为了利,仅凭一艘微小的渡船也只能杨家带来除了糊嘴没有之外的利益,若说杨公没有能耐,只能安于这么一方糊嘴的营生,似乎根本说不过去,杨家公是正经的生意人,凭他的能力,绝不仅仅因为生活而被死死困于这一方狭小的渡口上,再退一步说,杨家公之后,一代又一代,他们也绝不可能仅仅为了营生而被困缚于这一方渡口上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渡口得以延续了近两个世纪呢?世间若有一件事物永久性的存在,那一定不是金钱所能达到的;能使一件事物永久性存在的必定是精神的价值。那么杨家渡口的精神是什么呢?

            杨家的后人介绍,杨家公去世后被葬在距离渡口不远的西南处,也就是伊家河南岸下了河堤不远处。之后,杨家的历代人,不管是在外为官的还是从商的,只要是故去,都陆续葬在了这个地方。可以说,两个多世纪以来,杨家的后人和同杨家公仍然紧紧地守护在这个渡口。

            而他们守护的渡口后面又是什么呢?

            据当地老人说,这个渡口经历过血战台儿庄,也经历过淮海战役。那时只要是我方军人路过此处,杨家人必不顾一切协助他们过河,不管是运渡伤员,还是运渡物资,出力出人出船,杨家人必全力以赴。

            谈到此,我似乎冥冥中与远逝的杨家公接上了一点灵犀:近两个世纪以来,他及他的后人一直坚守于这个渡口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生计,也不是因为利益,而是一种渡人达己的愉悦和快乐。这种愉悦和快乐融入到杨家公的生命里和他的家训里,所以他及他的后人能在这个渡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年如一日的无怨无悔地守护着,摆渡着,其精神已经不是渡外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了。

            如今,虽世事沧桑,往事烟消灰灭,但一个延续了近两个世纪的渡口,以及守护渡口的亡灵仍然还在这个地方,虽然他们已经淹没在尘埃里,但那种渡人达己的精神却会在这个灰蒙蒙的尘世中散发出一种智慧的光芒,闪耀在这片历史的天空,闪耀在古伊家河畔上。(图来源于网络)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