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推动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台儿庄区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运河湿地公园……一个个文化产业品牌的背后是一条条相互衔接发展的链条,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版权贸易等产业交互融合,为文化产业的提质扩容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台儿庄区充分发挥古城龙头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古城重建引领城市转型战略,积极培树文化产业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

      围绕重点园区   集聚产业优势资源

      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挥项目集聚优势,台儿庄区于2011年5月启动规划建设了集旅游休闲、会展博览、影视演艺、文化创意等产业于一体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的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一批项目相继落地,一批特色产业呈现出聚合发展态势,现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去年台儿庄古城接待游客361万人次,营业收入1.4亿元,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非遗博览园项目已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实施了博览园会展中心、演艺中心、培训中心和非遗展示长廊规划设计;举办全国童歌会、非博会、年博会等特色会展,实现经济产值6000余万元,促进了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枣庄东方汇智版权交易中心揭牌运营,版权电子公共交易服务平台已上线,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的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软件外包园(山大学生实训基地)已有云计算等7个项目相继落户,去年实现离岸合同执行额540万美元、增长12%。投资7600万元的现代渔业项目已经实施完成,相继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台儿庄河钓大赛等活动;与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亿元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国连锁的居家型、度假式养老康乐家园。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园区入园经营企业发展到172家,文化产业收入占比达到72%,带动从业人员3.2万人。

      大力开展产业招商  培育特色亮点产业

      产业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围绕城市转型,依托已有的文化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大文化创意、版权贸易、影视演艺、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台儿庄区专门成立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组,策划包装一批适合该区产业发展的特色项目,制作项目推介书,组织参加产业专题招商等活动,积极推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在该区落户,优化了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档。在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工作的同时,该区注重现有产业培育工作,积极提升产业内生动力,打造特色亮点产业项目。今年3月启动制作26集原创动漫系列剧《大话运河》项目,预计在2016年底正式发行。省级广告创意产业园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建设及产业引入等工作,将吸纳电子商务、新兴商业业态入驻园区发展。与山东云楚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注资500万元成立了枣庄东方汇智版权交易中心,建设了版权基地交易中心和版权交易电子公共服务平台,相继举办了中国·台儿庄健康生活方式产品博览会、运河流域非遗产品博览会等传统特色展会。广州军事体验项目已开业运营,累计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在推动互动娱乐项目拓展发展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产业承载力

      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区注重以优质环境吸引项目,以好的发展服务环境留住文化创业人才。在软环境方面,制定了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对落地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产业项目争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等,努力为落地产业项目、优秀产业人才提供好的服务环境。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去年投资2638万元完成了东顺路拓宽、小季河南堤路综合整治,打通了游客进入古城东门的主通道;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鲁班路中段、兰陵路,完成了小季河拓宽整治、圩沟河开挖和中水回城工程,形成骨干水网框架。建设一批公租房供创意人才居住,新建了一批绿道、慢道等慢行系统,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已成为台儿庄区吸引文化产业项目、人才落户该区发展的靓丽“名片”。(吕文艺 高欣)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枣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