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网友心声】陈伟书记,我们不想和你说再见近日隐约听到陈伟书记要走的消息,作为一个枣庄的百姓,我这心里着实地非常难过。我相信枣庄但凡有良知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会难过的。 我们都知道,陈伟书记自2007年来到枣庄,那时候枣庄一贫如洗,成为有名的资源枯竭城市,据说当时经济排行在全省都挂了倒数。每年来枣庄这个小烂城市的外来人流量不过百十来万。 陈伟书记来的当初,我听一些在市里上班的朋友说:这个年轻的市长很有想法,天天夜里十二点之前没有睡过觉,总是在办公室里伏案熬到半夜。 陈书记,我们不想你离开枣庄,昨天几个朋友还给我说,如果您真走,我们结成一帮去拦您 的车,让您留下来。陈书记,如果您走了,枣庄怎么办?从您来了以后,短短的七年,枣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破烂不堪的小城规范了、文明了、美丽了,全部通上了BRT,几块钱就可以坐着BRT走遍五区一市;您来了以后,枣庄成了旅游城市,光是台儿庄每年来这座英雄的古城的游客就有几百万人次;台儿庄的老百姓曾经就有人自发的宣布,每个台儿庄人出一千块钱,给我们的陈书记立一块碑。说是功碑。陈书记,您是枣庄建市以来少见的一个市长、一个书记。我亲耳听山区的老百姓说,为了策划土地流转改革,您曾经穿着布鞋无数次的去往山亭的乡村。所以枣庄的老百姓给您一个绰号:布鞋市长。这样的年代,陈书记,如果您走了,枣庄还会幸运的再遇到您这样的官员吗? 您来枣庄以后,建立了枣庄学院、科技学院、职业学院,您建立庄里水库,拓宽了整个枣庄所有的马路,就因为台儿庄人好去送孩子去枣庄借读,您绞尽脑汁改变台儿庄二中的师资和教学硬件质量,为的是台儿庄人不再劳奔于枣庄和台儿庄之间。您是实实在在为枣庄人民办事的,听说您刚来的那几年,您穿着一双布鞋踏遍了枣庄的各个角落。枣庄每年能下多少雨,比全国的雨量各悬殊多少,能否适合打造江北水乡,把这个资源枯竭的城市转型到一个正轨上来。您是费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的。 您不会摆官架子,逢年过节您总是到山区那些贫困的老人家、优秀的退休老师家陪着他们过年。你支持农户搞养殖、搞果园、搞物流,问资金要不要帮助,还经常亲自前去询问进展情况。这些,老百姓们将会永远记着的。 2007年之前,听说来了新官上任,都是鸣锣开跑,仪仗队压阵,您没有,您就一辆车,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来台儿庄调查当地情况,穿着布鞋,骑着一辆自行车,跟老人们蹲在一起在街边上聊天。 陈书记,见过您匆忙而过的身影,当时我见您时,您异常的憔悴。多少年过去,我依然记着这个面孔。您虽是一个浙江人,可是您却在山东枣庄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年华。我常想起焦裕禄,他是一个山东人,但他把他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河南焦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本色吧?而今这样本色的人、本色的官员还有几个?我们不曾见过,我们切实见过的就是陈伟书记。他为了这个小城的发展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我们感激他,感恩他,爱戴他,崇敬他。是他改变了枣庄的一切,也是他让枣庄有了希望。 陈伟书记,我们不想让您走,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我身边的人他们都是很沉重的,我敢打包票,如果某天陈伟书记真的走了,枣庄的人们会难舍难分而痛哭流泪的。这样的官员不是夸出来的,不是虚出来的,更不是记者的笔造出来的,他是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他就在枣庄,他就是陈伟书记! 我们都会唱陈伟书记自己写的那首歌:不想和你说再见。 不想和你说再见, 那一回眸好似穿越了千年, 也许我们前世有缘, 遇见你,你住进了我的心田。 不想和你说再见, 这一瞬间仿佛凝固成永远。相信我们今生有约, 走近你,回到了久别的家园。 这首歌他是写在台儿庄,也是写在枣庄,他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家园而有着如此的眷恋,当今社会,还有哪个官员像他如此眷恋着家乡以外的一方热土的呢?因为有着如此的感情,他才付出所有的感情。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官员。别人为了政绩,拼命往上爬,拼命造虚造假,拼命捞钱,他却没有,他只是把这里当成他的故乡,孜孜不倦地改造着奉献着。 陈书记,我们不想和你说再见。将来如果有一天您离开,您也会永远驻在我们的心田。愿苍天爱护每一个好人,好人一生平安!阿弥陀佛。。。。。 (布衣百姓 2015.1.22)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贺敬博:静候雪花飘落[ 01-21 ]下一篇:古城台儿庄 居舍走笔 贺敬博[ 01-23 ]
|